一、育好苗子,建好班子。一是培育后备人才力量。县结对党支部选派优秀党员充实村“两委”班子,明确责任分工,帮助村两委挑选出政治素质强、能力水平高的人才作为后备干部,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库。全乡21个村储备后备干部76名,充实壮大了农村发展力量。二是改进党员能力作风。严格按照“1+N”模式,以“主题党日”为载体,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“周四大学堂”等学习制度。组织党员干部5批130人次走进新县革命老区,现场瞻仰革命遗迹,传承红色基因,增强党支部凝聚力、组织力、战斗力。 三是筑牢战斗堡垒根基。乡党委定期与县直机关党支部、村党支部召开座谈会,查找工作短板,共享党建工作信息。按照“先进带后进”工作要求,县直单位积极在人力、财力、物力等方面提供帮助,建强了支部堡垒,白店村和潘店村顺利通过市直工委“支部联支部”评比打分验收,龚营村成功创建“五星党支部”。
二、找准路子,开好方子。一是找问题理思路。全乡21个村党支部主动对接7个单位33个县直党支部,与联建支部共同谋划党建、人居环境、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,每月组织开展观摩评比活动。针对软弱涣散村刘寨村存在的组织生活不经常、产业发展带动不强的问题,先后召开5次整顿座谈会,引导村民发展水蜜桃、中药材、蔬菜大棚、双季稻种植等现代农业,常态化开展“三会一课”、“主题党日”等组织活动,增强刘寨村党支部凝聚力和组织力。二是当模范做表率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,让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受教育、得锻炼、转作风、提能力,更好地服务群众,服务基层,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。全乡共开展饺子宴150多场,评选“星级文明户”380余户,开展志愿服务50余次,特别是在全员核酸检测中,县直单位党支部党员积极参与到各个核酸检测采样点扫码测温、秩序维护、人员组织等工作,筑牢疫情群防群控防线。三是强学习提能力。发挥机关党员文化程度较高、理论理解较深的能力,建立学习交流制度,增进友好互助。组织开展“道德心中留”大讲堂、“乡村文化大讲堂”、“法制大讲堂”等活动,弘扬传统文化,提升群众文化素养,营造和谐农村新氛围。托远程教育线上和组织线下培训专职党务工作者、基层党员45场次580人次,帮助千名农村党员积累经验增长才干。
三、夯实底子,扮靓面子。一是强化基础设施保障。县直机关党支部协调多方资源,帮助基础设施薄弱的村改善办公条件,共筹集帮扶资金22.8万元,为群众办实事60余件,为帮联村添置办公用品、路灯等软硬件设施,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二是擦亮人居环境底色。包联单位领导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难点、堵点、漏点进行实地查看,并提出整治意见。联建支部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通过开展志愿服务、上门宣讲等方式带动群众主动参与,高标准完成国省道绿化提质15公里,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21处,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大提升。三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。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,因地制宜制定“一村一策”,打造“一村一品”,发展水蜜桃、中药材、无花果等特色产业,杨集水蜜桃被评定为信阳市知名农业品牌并入选第三批“全国名特优新产品”名录库,艾庙村300亩无花果种植实现鲜果销售、采摘、种苗繁育一体化,桂陈村拟投资1.2亿元对2000余亩中草药建设药材初加工区、仓储物流基地,带动近万名群众增收。 (买祥发)
(声明: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,如是转载内容,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。如发现政治性、事实性、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。)
责任编辑:韩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