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调研报告(选摘)
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 王鹏
兰考县城管局坚持以疏为主、疏堵结合,各社区划定农产品售卖疏导点集中管理,并将管理权力下放到各街道社区,推动执法职权相对集中,实现执法力量下沉和“一支队伍管执法”模式。通过实地察看了解兰考县城管局执法中队建设、执法装备配备以及城管队员的保障等情况,结合平桥区实际,城市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努力:
一是打造“一街一景”的城市特色,推动文化与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,平中大街、小桥胡同等已成为平桥区城市新名片,建议深挖城市的文化底蕴、丰富内涵,完善城市文化服务设施,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、城市书屋等文化阵地建设,打造特色城市文化品牌。
二是在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不搞“一刀切”式的刚性管理,而是要贯穿人文关怀,创新管理方式方法,疏堵并举,灵活适地,如统筹设施便民销售点,方便群众生活,解决低收入人群结业问题。
三是健全“一支队伍管执法”的联动机制,充分发挥街道、社区城市管理作用,发挥社区执法人员的执法保障作用,建立覆盖城市管理相关职能部门、辖区办事处、社区网格的多级城市管理考核机制,实现管理与执法无缝对接,调动各方积极性,提高城市管理效能。
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调研报告(选摘)
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王杨
赴武汉、衢州两市调研学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、国际花园城市竞赛典型案例,两市的城市建设管理先进理念、创建活动成功经验,为找准园林绿化痛点难点问题、创新工作机制、推进“双创”工作提供了启发:
一要以“战略体系”指引城市发展。对标对表“1335”工作布局主体框架,打破原有思想观念、找准城市管理工作切入点,在做实做细花园城市建造、城市有机更新、山水城市及韧性城市构建等具体工作上下功夫,以成效显著的项目建设为“敲门砖”,以绣花功夫的城市管理为“发力点”,以人为本、以城为家,用“创新““服务”“细节”来取胜。将“国际花园城市竞赛、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”作为有力抓手,擦亮城市管理品牌,以创带“建”、以创促“优”, 带动“公园绿地、城市道路、市政设施、人居环境、绿色经济、健康生活、体育运动、文化艺术、文物遗产保护”等多个领域协同发展,开展一次创建活动、带活一座城市发展。
二要以重点项目推动城市提质。以提升“城市生态宜居环境质量”为出发点,以构建“美好生活空间”为落脚点,一方面, “沿河、沿路、沿山”打造一批市民群众满意、景观效果突出的城市综合性公园、湿地公园、郊野公园、口袋公园、街头游园、城市绿道以及生态廊道;快速推进中心城区断头路清零、重要交通路口渠化改造、主干道和“内环”快速化改造、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;持续加强城市市容、环境卫生、黑臭水体、强电弱电“净空”等管理整治工作,厚实“绿色”底色。另一方面,在“一带三区”建设的基础上,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市建设,构建“引得住、蓄得住、排得出、可调控”的河湖水网体系;以“垃圾分类”及能源、废弃物循环利用为抓手,推动绿色产业的可持续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,切实用生态环保、民生建设等一系列的“里子”工程提升城市整体韧性。
三要以历史文化彰显城市魅力。着力交旅文创出彩,“深耕” 文庙、古城墙、城阳城遗址、鸡公山民国建筑群等信阳城市遗产保护管理,“深挖” 信阳八景、火车站、皮影戏、信阳菜、信阳毛尖等本地文化特色,提炼城市文化符号,并将符号贯穿于城市建设、管理、保护的方方面面,不断发展壮大城市文化影响效力,逐步打造出“人无我有”的文化特色优势,让历史文化内涵走进群众心中,留住城市记忆,提升城市形象。
四要以共建共享提升生活品质。以人为本,与民互动,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,采取听证会、问卷调查、随手拍等形式,鼓励企业和市民参与城市规划、建设、管理当中;加大城市书房、城市驿站、绿色驿站、休闲文化广场等便民场所建设力度,适时举办万人签名、重阳登高、交旅文创体验、茶文化节、开渔节等民间社会活动,为公众提供参与平台;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,加大体育公园、公共健身场馆建设力度,丰富“8小时外”的文明、健康娱乐活动,推动健康管理端口前移,以多种形式、多种方式增强群众“主人翁”意识,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温度。
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调研报告(选摘)
市城管委办公室 马涛
通过到衢州、金华、杭州、张家港、南京五市学习考察,现场观看和感知城市建设、管理、服务方面的先进做法和亮点特色,可从以下方面学习借鉴:
一是激发内力。坚持“创建为民、创建靠民、创建惠民”理念,加强前后对比,通过比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前后变化,增强广大市民的获得感、荣誉感。以衢州为例,强化优劣对比,定期与杭州、上海,甚至金华等城市进行对比,对标先进,让广大市民开阔视野,发现不足,激发广大市民的主人翁意识,实现共同参与、共同监督、共同提升。以信阳市黑臭水体治理为例,原来“黑臭丑”的河道基本实现了景观化,可以通过治理前后的对比公示牌宣传,彰显为民办实事的努力。
二是提升能力。城管部门要参与项目建管,靠前服务,严格执法,阳光执法,督促整改。中心城区新建项目、改建项目中涉及到地下雨水、污水管网、过路强弱电管网内容的,各级城市管理部门必须提前介入,事中监管,事后验收,实行项目建管包联人制度、项目市政基础设施“三同时”制度,靠前服务,改善营商环境,主动办理手续,加快项目建设;对于开挖和损毁绿地面积、损毁树木、开挖回填路面、私搭乱建、乱泼乱倒和门前三包、侵占河道、填埋坑塘、污水直排、雨污混错接等行为的,要提前预判介入、事中一次性告知违法违规实事和整改措施、确已整改并消除违法损害的可以酌情减免处罚、对态度恶劣拒不整改的要敢于亮剑,保持良法善治和依法惩戒相统一。
三是展现活力。着眼花园城市建设,出台《信阳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》,明确各级属地政府职责、激励机制、规划程序、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和规划建设理念、绿线管理制度和毁绿处罚措施等刚性内容;道路绿化要大手笔规划,细节处着力,改变以前“一条路,两行树”的通用模式和城市道路绿化树种单一、色彩单调的现状,注重乔、灌、花、草的合理搭配,丰富道路绿化的层次感、节奏感,同时从小处着手,精致道路两侧沿线边角空地绿化,见缝插绿,宜园则园,宜坛则坛,处处皆景;厚植市民绿色情结,市直部门、院校、企业等应积极做好内部和门前绿化,广泛开展花园式单位和小区创建、星级公园(景区)、星级园林景观路、星级市民广场、星级园林小区创建活动,拓展妇联 “巾帼林”、“三八林”、共青团“志愿者林”等,打造各类义务植树基地,开展“绿地认养”活动,让市民能种树、爱种树、种上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