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党建强基础。按照市县党建统领基层治理阵地建设要求,统筹规划行政办公区域布局,整合现有阵地资源,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提升,高标准规范建设街道“两中心一队一室”、社区“两站两室”阵地,打造康畈、彭河2个示范点,配套日间照料中心、图书阅览室等特色功能室。投入资金200余万元,改造、装修办公面积1230平方米,制作统一标识标牌和版面,配备10平方米LED显示屏、电脑等,实现便民服务、社会治理、综合办公三合一功能。建强基层党组织堡垒,按“王”字型架构,调整班子成员、干部分工,69名社区“两委”分岗明责,建立“六有”服务、督办考评等机制,压实“三定”责任,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转。
抓治理提效能。围绕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,以“五星”支部创建为抓手,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,组建十大行动、八大创建工作专班,强化党工委“轴心”、党支部“纽带”、网格“触角”作用。建立网格化治理体系,科学划分58个基础网格,3个专属网格,选优配强“一长三员”340名,依托钉钉系统、微信群等,科技赋能推进“互联网+”政务服务,每周五视频调度网格员工作,及时解决网格问题,以“小网格”撬动基层“大治理”。深化“党建+”融合,助推环境整治、文明创建、平安建设等中心工作,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。
抓服务惠民生。树立“四化”工作理念,完善“六有”服务制度,进驻街道审批事项154项,社区33项,实现便捷高效的“一站式服务”,让群众少跑路,办成事。依托“和家亲”网络系统和便民服务微信群,结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全力推进“党建+互联网+”便民服务,构建群众点单、社区派单、党员接单、反馈评单的服务体系,发挥驻区单位、网格员、党员代表力量,重点对老年人、残疾人群体提供居家呼叫和上门服务,开展助医、助洁、助行等服务230余人次,着力解决卫生改厕、环境卫生等群众诉求13件,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。